第619章 邀请
第619章邀请
柴文涛听了这文士所说,吃惊道:“这可如何是好?”
见文士还算镇定,柴文涛急忙问道:“先生既能看出,必然不是寻常人,敢问先生名讳。”
文士尚不曾开口,驾车的庄丁道:“我家大人原是淄州押狱司狱官,足智多谋,自然看得出来。”
“多嘴。”文士斥道。
柴文涛听了,就马车上施了一礼道:“原来是押狱官,怪不得能明察秋毫。”
文士听了,扭头对柴文涛道:“我如今已遭免职,如今不过是个白身,当不得相公称呼。山野相遇,也是有缘。我名毕应元,虽有些武艺在身,却不曾厮杀。今夜若是贼人追来,怕是讨不得好。”
“以我之见,再向前赶一程,却找个僻静处,先行藏身。等明日天亮,却再赶路。我等马车,跑不过后头骑马的。”
柴文涛听了,连忙应道:“相公见的是。”
一行人摸黑又赶了一路,寻到一处山坳,将马车都赶了进去。
夜里,果然听到官道上一阵马蹄声,不出所料,必然是红叶坡贼人追来。柴文涛听了,不禁后怕不已。
第二日天将明,一夜不曾睡下的柴文涛催促众人,套上马车就走。毕应元一行自然随行。
随着前行,毕应元问道:“柴掌柜,这可不是去沧州城池的道路。”
柴文涛道:“相公放心,这是去我家大官人庄上的路。我等逃得性命,这厮必然要弃了这处黑店,趁这厮还不曾跑路,叫我家大官人出兵,为民除了这一害。”
午牌时分,一行人赶到柴进庄上,柴文涛引着毕应元拜见了柴进,听闻柴文涛路上遇到黑店,险些糟害。
【跳涧虎】陈达道:“大官人,不如我带人去烧了这处黑店。”
柴进道:“兄弟,这处黑店不算什么,就怕和后头的草寇起了冲突。”
陈达听了,开口道:“正要报个信给他。先烧了这处黑店,待几日后启程,正要汇汇山上的草寇。”
说着,不顾柴进阻拦,带上一都马军,奔向官路。
陈达走后,柴文涛又把毕应元作了介绍。
柴进听了,连忙叫人送上酒来,手执三杯,而后问道:“押狱既从淄州押狱离任,如何又要回淄州?”
毕应元道:“嘿,我在家乡,一日遇到淄州同僚自请领兵前去西北效力,我为他饯行,说起来,如今淄州早不似前任知州所在那般。我在淄州还有些产业,这回却要去淄州做个了结,正好带着儿女出来见识一番。”
柴进道:“听闻淄州前些时候也闹了好大匪患,还是梁山赵安抚相公平定的,不想竟还有人敢去边境效力?”
毕应元听了道:“旁人不敢,这个云天彪却是个有担当的,青州贼他也是剿过的。”
柴进听了,赞道:“却原来是他,我在沧州也都曾听闻他。听闻他如今在淄州也做得个团练使,如何又要去西北之地。”
毕应元道:“新来的知州、兵马都监,却是太师、太尉面上的人,温彦得此美任,安得不害百姓?刚上任不久,就搜刮许多金珠,我因不肯随顺,叫他寻了个理由赶出衙门。这个云天彪也是见知州、都监不敢任事,专一残害百姓,这才自请去了西北。”
柴进听了,说道:“原来如此,怪不得激起民愤,惹得淄州动荡。幸亏有梁山赵安抚相公,才不至又惹出一个青州贼。”
毕应元听了,却不做声。
夜里,柴进设宴款待毕应元,二更时分,【跳涧虎】陈达带着三颗头颅,并两包金银赶了回来。
柴进把毕应元与陈达做了引荐,重整杯盘,三人坐定饮酒。
柴进问道:“兄弟,那处可是红叶坡山贼打探消息的?”
陈达放下酒碗道:“嘿,我审问了两个伙计,这厮却不是红叶坡一伙的。这三人说起来,与【打虎都头】武二郎还有些干系。”
“这厮原是孟州快活林【蒋门神】蒋忠的徒弟,为首的叫【桃郎】曾海,还有两个帮手,是这厮师兄,一个叫江新,一个唤作周青。因在孟州失了靠山,打听到本州兵马都监雷英是他表亲,就来投靠。那处黑店就是这厮张罗的,兴许还有雷英的参与。”
柴进听了,气愤的说道:“真叫人气愤。堂堂一州兵马都监,竟这般不堪。今日烧了他的黑店,倒也是为民除害了。”
陈达道:“幸亏我一路不曾耽搁,我去时,这厮已收拾了财货,再晚一步,只怕他等就要躲回城里去了。”
“围了这伙人,使人去他店里搜寻。搜到地下有处杀人作坊,壁上还绷着几张人皮,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。一时没忍住,叫我下令射死了这伙人,索性又放了一把火,把十余间草房一卷而空,烧做白地,省的还有人在此作恶。”
毕应元听了,叹道:“这世道···”
柴进道:“虽世道如此,也有的是好汉。押狱好友云团练使且不去说他,梁山赵安抚相公,不也招揽了许多好汉,守护一方安宁吗?”
毕应元听了道:“他是个听调不听宣的,并非是个忠臣。”
陈达听了,就要开口反驳,柴进抢先道:“话也不能如此说。若是赵安抚相公听从朝廷旨意,这京东路就不是这般模样了,朝廷里不知多少贪官污吏要来。如今安抚相公虽背负骂名,却保的一方安宁。兴许有一日,天子醒悟,清除奸臣谗佞,重用德才之士。安抚相公入朝为官也不见得。”
毕应元听了,迟疑道:“赵安抚相公的心思,你如何知晓?”
陈达道:“押狱,你既知大官人是大周柴世宗子孙,当也知晓,陈桥让位,太祖武德皇帝敕赐大官人家誓书铁券。如今也要受贪官污吏逼迫,大官人叔叔更叫高廉妻舅打死。如今不得不变卖家产,远走他乡。”
“大官人家尚且如此,可见寻常百姓家过的是什么日子。一日不除去朝廷奸臣,忠勇之士一日不得重用,反要受尽磋磨。如今许多德才之士,多有投奔安抚相公的。押狱若是便宜,不妨随我等去梁山看看。”
(本章完)
柴文涛听了这文士所说,吃惊道:“这可如何是好?”
见文士还算镇定,柴文涛急忙问道:“先生既能看出,必然不是寻常人,敢问先生名讳。”
文士尚不曾开口,驾车的庄丁道:“我家大人原是淄州押狱司狱官,足智多谋,自然看得出来。”
“多嘴。”文士斥道。
柴文涛听了,就马车上施了一礼道:“原来是押狱官,怪不得能明察秋毫。”
文士听了,扭头对柴文涛道:“我如今已遭免职,如今不过是个白身,当不得相公称呼。山野相遇,也是有缘。我名毕应元,虽有些武艺在身,却不曾厮杀。今夜若是贼人追来,怕是讨不得好。”
“以我之见,再向前赶一程,却找个僻静处,先行藏身。等明日天亮,却再赶路。我等马车,跑不过后头骑马的。”
柴文涛听了,连忙应道:“相公见的是。”
一行人摸黑又赶了一路,寻到一处山坳,将马车都赶了进去。
夜里,果然听到官道上一阵马蹄声,不出所料,必然是红叶坡贼人追来。柴文涛听了,不禁后怕不已。
第二日天将明,一夜不曾睡下的柴文涛催促众人,套上马车就走。毕应元一行自然随行。
随着前行,毕应元问道:“柴掌柜,这可不是去沧州城池的道路。”
柴文涛道:“相公放心,这是去我家大官人庄上的路。我等逃得性命,这厮必然要弃了这处黑店,趁这厮还不曾跑路,叫我家大官人出兵,为民除了这一害。”
午牌时分,一行人赶到柴进庄上,柴文涛引着毕应元拜见了柴进,听闻柴文涛路上遇到黑店,险些糟害。
【跳涧虎】陈达道:“大官人,不如我带人去烧了这处黑店。”
柴进道:“兄弟,这处黑店不算什么,就怕和后头的草寇起了冲突。”
陈达听了,开口道:“正要报个信给他。先烧了这处黑店,待几日后启程,正要汇汇山上的草寇。”
说着,不顾柴进阻拦,带上一都马军,奔向官路。
陈达走后,柴文涛又把毕应元作了介绍。
柴进听了,连忙叫人送上酒来,手执三杯,而后问道:“押狱既从淄州押狱离任,如何又要回淄州?”
毕应元道:“嘿,我在家乡,一日遇到淄州同僚自请领兵前去西北效力,我为他饯行,说起来,如今淄州早不似前任知州所在那般。我在淄州还有些产业,这回却要去淄州做个了结,正好带着儿女出来见识一番。”
柴进道:“听闻淄州前些时候也闹了好大匪患,还是梁山赵安抚相公平定的,不想竟还有人敢去边境效力?”
毕应元听了道:“旁人不敢,这个云天彪却是个有担当的,青州贼他也是剿过的。”
柴进听了,赞道:“却原来是他,我在沧州也都曾听闻他。听闻他如今在淄州也做得个团练使,如何又要去西北之地。”
毕应元道:“新来的知州、兵马都监,却是太师、太尉面上的人,温彦得此美任,安得不害百姓?刚上任不久,就搜刮许多金珠,我因不肯随顺,叫他寻了个理由赶出衙门。这个云天彪也是见知州、都监不敢任事,专一残害百姓,这才自请去了西北。”
柴进听了,说道:“原来如此,怪不得激起民愤,惹得淄州动荡。幸亏有梁山赵安抚相公,才不至又惹出一个青州贼。”
毕应元听了,却不做声。
夜里,柴进设宴款待毕应元,二更时分,【跳涧虎】陈达带着三颗头颅,并两包金银赶了回来。
柴进把毕应元与陈达做了引荐,重整杯盘,三人坐定饮酒。
柴进问道:“兄弟,那处可是红叶坡山贼打探消息的?”
陈达放下酒碗道:“嘿,我审问了两个伙计,这厮却不是红叶坡一伙的。这三人说起来,与【打虎都头】武二郎还有些干系。”
“这厮原是孟州快活林【蒋门神】蒋忠的徒弟,为首的叫【桃郎】曾海,还有两个帮手,是这厮师兄,一个叫江新,一个唤作周青。因在孟州失了靠山,打听到本州兵马都监雷英是他表亲,就来投靠。那处黑店就是这厮张罗的,兴许还有雷英的参与。”
柴进听了,气愤的说道:“真叫人气愤。堂堂一州兵马都监,竟这般不堪。今日烧了他的黑店,倒也是为民除害了。”
陈达道:“幸亏我一路不曾耽搁,我去时,这厮已收拾了财货,再晚一步,只怕他等就要躲回城里去了。”
“围了这伙人,使人去他店里搜寻。搜到地下有处杀人作坊,壁上还绷着几张人皮,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。一时没忍住,叫我下令射死了这伙人,索性又放了一把火,把十余间草房一卷而空,烧做白地,省的还有人在此作恶。”
毕应元听了,叹道:“这世道···”
柴进道:“虽世道如此,也有的是好汉。押狱好友云团练使且不去说他,梁山赵安抚相公,不也招揽了许多好汉,守护一方安宁吗?”
毕应元听了道:“他是个听调不听宣的,并非是个忠臣。”
陈达听了,就要开口反驳,柴进抢先道:“话也不能如此说。若是赵安抚相公听从朝廷旨意,这京东路就不是这般模样了,朝廷里不知多少贪官污吏要来。如今安抚相公虽背负骂名,却保的一方安宁。兴许有一日,天子醒悟,清除奸臣谗佞,重用德才之士。安抚相公入朝为官也不见得。”
毕应元听了,迟疑道:“赵安抚相公的心思,你如何知晓?”
陈达道:“押狱,你既知大官人是大周柴世宗子孙,当也知晓,陈桥让位,太祖武德皇帝敕赐大官人家誓书铁券。如今也要受贪官污吏逼迫,大官人叔叔更叫高廉妻舅打死。如今不得不变卖家产,远走他乡。”
“大官人家尚且如此,可见寻常百姓家过的是什么日子。一日不除去朝廷奸臣,忠勇之士一日不得重用,反要受尽磋磨。如今许多德才之士,多有投奔安抚相公的。押狱若是便宜,不妨随我等去梁山看看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