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7章
###**《青溪烟火》**
青溪镇是个巴掌大的地方,依山傍水,一条青石板主街贯穿南北,两侧是低矮的瓦房,檐下挂着晒干的辣椒和玉米。镇子不大,却五脏俱全——东头是李记酒坊,西边是王婆的豆腐摊,南街有座土地庙,北面则是刘木匠的家。
这里的日子过得慢,鸡鸣三遍才有人慢悠悠地挑着扁担上街,日头刚偏西,铺子就陆续关门,只剩下几个老汉蹲在河边柳树下,吧嗒着旱烟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庄稼收成。
李记酒坊的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,脸膛红得像他酿的“杏春”,嗓门宏亮,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他招呼客人。他酿酒的手艺是祖传的,酒曲里掺了山里的野蜂蜜,酿出来的酒绵甜醇厚,后劲却足,镇上汉子喝上两碗,走路都得扶墙。
傅少平头一回去打酒,李掌柜眯着眼打量他:“外乡人?”
“游方郎中,路过讨口饭吃。”傅少平笑着递上铜钱。
李掌柜哈哈一笑,舀了满满一壶酒塞给他:“尝尝!喝好了再来!”
后来傅少平常去,偶尔还帮李掌柜治治风湿,李掌柜便总多给他半壶,还拍着他肩膀说:“你这郎中不错,比前几年那个卖狗皮膏药的强多了!”
王婆的豆腐摊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。她五十出头,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,一头灰白头发挽得整整齐齐,腰间系着蓝布围裙,手上动作麻利,切豆腐、舀豆浆一气呵成。
她嗓门尖细,说话像连珠炮,买豆腐的客人稍一犹豫,她就瞪眼:“咋的?嫌我的豆腐不嫩?你摸摸!比大姑娘的脸还滑溜!”
南宫皖头一次去买豆腐,王婆上下打量她,啧啧称奇:“这闺女,手真白,不像干粗活的。”
南宫皖淡淡一笑:“绣为生。”
王婆立刻来了兴致:“哎哟!那可得给我绣个帕子,我闺女下月出嫁!”
后来,南宫皖真给她绣了块喜鹊登枝的帕子,王婆乐得逢人就夸:“瞧瞧!这手艺,京城里的绣娘都比不上!”
刘木匠住在镇子北面,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,整日与木头为伴,刨堆了满院。他手艺极好,打的家具结实耐用,镇上人嫁娶都爱找他做箱柜。
傅少平租的宅子里有张瘸腿的桌子,他拎着去找刘木匠修。刘木匠蹲在地上,闷头敲敲打打,半晌才憋出一句:“这木头老了,得加个楔子。”
傅少平递上烟斗:“抽一口?”
刘木匠摆摆手,继续干活,修好了才抬头:“不要钱,下次有活儿还找我。”
后来傅少平偶尔去他那儿坐坐,刘木匠话不多,但酒量不错,两人对饮,一个抽烟,一个刨木头,倒也自在。
张婶是镇上有名的“百事通”,谁家儿子该娶亲了,谁家闺女该嫁人了,她心里门儿清。自从傅少平和南宫皖搬来,她就盯上了这对“年轻夫妻”。
“傅郎中啊,你们成亲几年了?咋还没孩子?”她挎着菜篮子,笑眯眯地打听。
傅少平叼着烟斗,随口胡诌:“身子虚,得调养。”
张婶立刻热心推荐:“哎哟!我那有偏方!保准三年抱俩!”
南宫皖在一旁绣,闻言指尖的金线微微一颤,险些把帕子戳个洞。
每逢初一、十五,青溪镇便有集市。天还没亮,四里八乡的农户就挑着担子来了,街边摆满摊子——卖菜的、卖布的、卖人的、算命的,热闹非凡。
傅少平偶尔去逛,买些山货草药,南宫皖则对街角的胭脂水粉摊多看了两眼。卖胭脂的是个年轻媳妇,见她驻足,立刻热情招呼:“小娘子,试试这个桃红色的?衬你!”
南宫皖摇头,却被傅少平塞了一盒:“买着玩。”
她瞥他一眼,指尖轻轻沾了点胭脂,点在唇上,傅少平眯眼笑了:“好看。”
每年春分,镇上人都要去土地庙烧香祈福。庙前摆流水席,李掌柜的酒、王婆的豆腐、张婶蒸的馍馍,全都端上来,大家热热闹闹吃一顿,祈求风调雨顺。
傅少平和南宫皖也去了,一个蹲在角落抽烟,一个站在人群边缘,看着镇上的男女老少磕头烧香,孩童嬉闹追逐。
“倒是比修真界的厮杀有意思。”傅少平低声道。
南宫皖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目光落在庙前那株老桃树上,瓣纷飞,落在她肩头。
镇上人婚丧嫁娶,讲究个热闹。娶亲时,新郎得背着新娘绕镇子走一圈,后面跟着吹唢呐的、撒的,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追着跑。
有一回,王婆的闺女出嫁,南宫皖被拉去帮忙绣嫁衣。新娘子羞答答的,王婆却忙前忙后,嗓门比唢呐还响:“都麻利点儿!误了吉时我扣工钱!”
傅少平蹲在门口,和刘木匠一起喝喜酒。李掌柜拎着酒坛子过来,大着舌头说:“傅郎中,啥时候喝你家的喜酒啊?”
傅少平笑而不语,烟斗里的火星在夜色里明明灭灭。
青溪镇的日子,就像那条缓缓流淌的小溪,平静却鲜活。
清晨,傅少平蹲在河边钓鱼,偶尔钓上来一条,便拎去王婆那儿换块豆腐。晌午,南宫皖在院子里绣,张婶路过,总要扒着墙头唠几句家常。傍晚,刘木匠收工后,偶尔来串门,两人对饮一碗粗酒,看夕阳沉入山后。
这里没有飞剑法宝,没有宗门争斗,只有柴米油盐、烟火人间。
雨丝细密,夜色如墨。
傅少平站在窗前,烟斗里的火星早已熄灭,只剩一缕青烟袅袅。他盯着河对岸的柳树,那黑影一动不动,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。
南宫皖指尖的金线无声游动,在窗棂上结成细密的网,随时可化作杀招。
“阴傀?”她低声问。
傅少平“嗯”了一声,指尖轻轻摩挲着烟斗:“看来幽冥阁的狗鼻子比我们想的灵。”
翌日清晨,青溪镇依旧平静如常。
傅少平拎着鱼篓去王婆那儿换豆腐,路上碰见李掌柜,对方大着嗓门招呼:“傅郎中!昨儿夜里听见你家院里有动静,莫不是进了贼?”
傅少平笑呵呵地摆手:“哪能呢?就是野猫打架,闹腾得很。”
李掌柜将信将疑,但也没多问,只塞给他一壶新酿的“杏春”:“尝尝!这酒劲儿大,晚上喝两口,保准睡得香!”
傅少平道了谢,拎着酒壶慢悠悠往家走,眼角余光却扫向河岸——柳树下空无一人,但泥土上隐约有几道细长的拖痕,像是被什么东西爬过。
南宫皖坐在院子里绣,金线在阳光下几乎隐形。张婶挎着菜篮子路过,笑眯眯地搭话:“南宫娘子,昨儿夜里可听见啥动静没?”
南宫皖指尖微顿,抬眸淡笑:“没有,睡得沉。”
张婶“哦”了一声,眼神却往院子里瞟:“我咋听说,有人瞧见你家院墙上趴着个黑影……”
南宫皖不动声色,指尖的金线悄然滑入袖中:“或许是野猫吧。”
张婶讪讪一笑,又寒暄几句便走了。
待她走远,傅少平从屋里晃出来,叼着烟斗嗤笑:“这老婆子,消息倒是灵通。”
南宫皖收起绣绷,语气平静:“镇上人虽朴实,但不傻。”
当夜,傅少平在院子的枣树下埋了三张符纸,南宫皖则在屋檐下悬了一枚铜铃,铃铛无舌,却隐隐泛着青光——那是专克阴邪之物的“镇魂铃”。
子时刚过,河对岸的柳树下果然又浮现出那道瘦长黑影。
傅少平靠在窗边,烟斗里的火星忽明忽暗:“来了。”
黑影缓缓移动,像一团粘稠的墨汁,顺着河岸爬向小院。它没有脚步声,只有细微的“沙沙”声,仿佛蛇行草间。
就在它即将翻过院墙时——
“叮!”
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响,青光骤亮!黑影猛地一颤,像是被烫到一般缩回。与此同时,枣树下的符纸“轰”地燃起幽蓝火焰,瞬间将黑影逼退数丈!
傅少平冷笑一声,烟斗在窗棂上轻轻一磕:“滚。”
黑影扭曲了一瞬,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。
次日清晨,镇上流言四起。
“听说了吗?昨儿夜里河岸闹鬼了!”
“可不是!我起夜时瞧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,吓得我差点尿裤子!”
“该不会是前年淹死的那个货郎回来索命吧?”
傅少平蹲在河边钓鱼,听着身后几个老汉的议论,嘴角微勾。
李掌柜拎着酒壶凑过来,压低声音:“傅郎中,你见多识广,昨晚那玩意儿……到底是啥?”
傅少平慢悠悠地收竿,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:“谁知道呢?或许是山里的野物跑下来了吧。”
李掌柜将信将疑,但也没再多问。
接下来的日子,青溪镇恢复了平静。
傅少平依旧每日钓鱼、喝酒,偶尔帮人看看小病;南宫皖绣、调香,偶尔接些嫁衣活计。张婶虽然依旧爱打听,但再没提过“黑影”的事。
只有刘木匠某日来串门时,盯着屋檐下的铜铃看了许久,最后闷声道:“这铃铛……不一般。”
傅少平递给他一碗酒,笑而不语。
刘木匠也没再问,两人对坐饮酒,看夕阳西沉。
然而,平静终究是暂时的。
某个深夜,傅少平忽然从梦中惊醒——院外的河里,传来“咕咚”一声闷响,像是有什么东西沉入了水底。
南宫皖早已起身,金线在指间缠绕:“来了。”
傅少平摸出烟斗,眯眼看向窗外——河面上,缓缓浮起一具惨白的尸体,面容模糊,脖颈上缠着一根红线。
红线另一端,隐入深不见底的河水中。
河水幽暗,月光惨白。
那具浮尸缓缓漂近,红线缠颈,像一条猩红的蛇。傅少平眯起眼,烟斗在指尖转了一圈:“啧,幽冥阁的‘牵丝傀儡术’……看来是冲我们来的。“
南宫皖指尖金线无声游动,在夜风中绷直如弦:“不止一具。“
话音未落,河面接连泛起涟漪——第二具、第三具浮尸接连浮出,脖颈皆缠红线,惨白的脸朝着小院方向,空洞的眼眶里爬出细小的黑虫。
傅少平一脚踹开院门,烟斗里火星迸溅。三张黄符凌空飞出,在河面上炸开刺目金光。浮尸发出尖啸,红线骤然绷紧,竟拽着尸体腾空而起!
“退后!“南宫皖袖中甩出七根金针,针尾系着肉眼难辨的蚕丝,瞬间穿透三具浮尸的眉心。尸体剧烈抽搐,黑血从七窍喷涌而出,却在落地前被蚕丝绞成碎块。
腐肉坠入河中,红线却未断,反而如活物般窜向南宫皖脚踝!
“叮——“
屋檐铜铃骤响,青光化作利刃斩断红线。断裂处渗出粘稠黑血,河底传来婴儿啼哭般的呜咽。
傅少平蹲在河边,烟斗挑起一截断线:“血蚕丝泡过尸油……是幽冥阁左使的手笔。“他忽然用烟杆戳向水面,“看了这么久,还不上来?“
河水炸开,一个蓑衣人踉跄跌出,手中罗盘疯狂转动。南宫皖的金线已缠上他脖颈:“谁派你来的?“
蓑衣人喉咙里发出“咯咯“怪笑,突然撕开衣襟——胸膛上密密麻麻钉着十三根棺材钉!
“小心尸爆!“傅少平拽着南宫皖暴退。蓑衣人身体轰然炸裂,腐肉中飞出无数红线,如暴雨般射向全镇!
千钧一发之际,刘木匠的院门猛地洞开。
一尊三尺高的木雕关公像破空飞来,青龙偃月刀横扫而过,将漫天红线斩成齑粉。刘木匠赤膊站在院中,背后浮现北斗七星纹身:“两位道友,瞒得老夫好苦。“
傅少平挑眉:“北斗司的‘摇光星君’竟在青溪镇当木匠?“
此刻全镇惊醒,李掌柜抄着烧火棍冲出来:“闹山匪了?“却见王婆的豆腐摊前,张婶正用绣针钉住一条扭动的红线,手法快准狠绝。
“绣娘的‘千丝引’?“南宫皖眸光骤冷。
张婶撕下伪装,露出一张美艳却阴鸷的脸:“幽冥阁右使,见过南宫仙子。“她指尖一勾,镇上所有嫁衣上的金线突然暴起,化作牢笼罩向三人!(本章完)
青溪镇是个巴掌大的地方,依山傍水,一条青石板主街贯穿南北,两侧是低矮的瓦房,檐下挂着晒干的辣椒和玉米。镇子不大,却五脏俱全——东头是李记酒坊,西边是王婆的豆腐摊,南街有座土地庙,北面则是刘木匠的家。
这里的日子过得慢,鸡鸣三遍才有人慢悠悠地挑着扁担上街,日头刚偏西,铺子就陆续关门,只剩下几个老汉蹲在河边柳树下,吧嗒着旱烟,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庄稼收成。
李记酒坊的掌柜是个五十来岁的粗壮汉子,脸膛红得像他酿的“杏春”,嗓门宏亮,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他招呼客人。他酿酒的手艺是祖传的,酒曲里掺了山里的野蜂蜜,酿出来的酒绵甜醇厚,后劲却足,镇上汉子喝上两碗,走路都得扶墙。
傅少平头一回去打酒,李掌柜眯着眼打量他:“外乡人?”
“游方郎中,路过讨口饭吃。”傅少平笑着递上铜钱。
李掌柜哈哈一笑,舀了满满一壶酒塞给他:“尝尝!喝好了再来!”
后来傅少平常去,偶尔还帮李掌柜治治风湿,李掌柜便总多给他半壶,还拍着他肩膀说:“你这郎中不错,比前几年那个卖狗皮膏药的强多了!”
王婆的豆腐摊是镇上最热闹的地方之一。她五十出头,身材瘦小却精神矍铄,一头灰白头发挽得整整齐齐,腰间系着蓝布围裙,手上动作麻利,切豆腐、舀豆浆一气呵成。
她嗓门尖细,说话像连珠炮,买豆腐的客人稍一犹豫,她就瞪眼:“咋的?嫌我的豆腐不嫩?你摸摸!比大姑娘的脸还滑溜!”
南宫皖头一次去买豆腐,王婆上下打量她,啧啧称奇:“这闺女,手真白,不像干粗活的。”
南宫皖淡淡一笑:“绣为生。”
王婆立刻来了兴致:“哎哟!那可得给我绣个帕子,我闺女下月出嫁!”
后来,南宫皖真给她绣了块喜鹊登枝的帕子,王婆乐得逢人就夸:“瞧瞧!这手艺,京城里的绣娘都比不上!”
刘木匠住在镇子北面,是个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,整日与木头为伴,刨堆了满院。他手艺极好,打的家具结实耐用,镇上人嫁娶都爱找他做箱柜。
傅少平租的宅子里有张瘸腿的桌子,他拎着去找刘木匠修。刘木匠蹲在地上,闷头敲敲打打,半晌才憋出一句:“这木头老了,得加个楔子。”
傅少平递上烟斗:“抽一口?”
刘木匠摆摆手,继续干活,修好了才抬头:“不要钱,下次有活儿还找我。”
后来傅少平偶尔去他那儿坐坐,刘木匠话不多,但酒量不错,两人对饮,一个抽烟,一个刨木头,倒也自在。
张婶是镇上有名的“百事通”,谁家儿子该娶亲了,谁家闺女该嫁人了,她心里门儿清。自从傅少平和南宫皖搬来,她就盯上了这对“年轻夫妻”。
“傅郎中啊,你们成亲几年了?咋还没孩子?”她挎着菜篮子,笑眯眯地打听。
傅少平叼着烟斗,随口胡诌:“身子虚,得调养。”
张婶立刻热心推荐:“哎哟!我那有偏方!保准三年抱俩!”
南宫皖在一旁绣,闻言指尖的金线微微一颤,险些把帕子戳个洞。
每逢初一、十五,青溪镇便有集市。天还没亮,四里八乡的农户就挑着担子来了,街边摆满摊子——卖菜的、卖布的、卖人的、算命的,热闹非凡。
傅少平偶尔去逛,买些山货草药,南宫皖则对街角的胭脂水粉摊多看了两眼。卖胭脂的是个年轻媳妇,见她驻足,立刻热情招呼:“小娘子,试试这个桃红色的?衬你!”
南宫皖摇头,却被傅少平塞了一盒:“买着玩。”
她瞥他一眼,指尖轻轻沾了点胭脂,点在唇上,傅少平眯眼笑了:“好看。”
每年春分,镇上人都要去土地庙烧香祈福。庙前摆流水席,李掌柜的酒、王婆的豆腐、张婶蒸的馍馍,全都端上来,大家热热闹闹吃一顿,祈求风调雨顺。
傅少平和南宫皖也去了,一个蹲在角落抽烟,一个站在人群边缘,看着镇上的男女老少磕头烧香,孩童嬉闹追逐。
“倒是比修真界的厮杀有意思。”傅少平低声道。
南宫皖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目光落在庙前那株老桃树上,瓣纷飞,落在她肩头。
镇上人婚丧嫁娶,讲究个热闹。娶亲时,新郎得背着新娘绕镇子走一圈,后面跟着吹唢呐的、撒的,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追着跑。
有一回,王婆的闺女出嫁,南宫皖被拉去帮忙绣嫁衣。新娘子羞答答的,王婆却忙前忙后,嗓门比唢呐还响:“都麻利点儿!误了吉时我扣工钱!”
傅少平蹲在门口,和刘木匠一起喝喜酒。李掌柜拎着酒坛子过来,大着舌头说:“傅郎中,啥时候喝你家的喜酒啊?”
傅少平笑而不语,烟斗里的火星在夜色里明明灭灭。
青溪镇的日子,就像那条缓缓流淌的小溪,平静却鲜活。
清晨,傅少平蹲在河边钓鱼,偶尔钓上来一条,便拎去王婆那儿换块豆腐。晌午,南宫皖在院子里绣,张婶路过,总要扒着墙头唠几句家常。傍晚,刘木匠收工后,偶尔来串门,两人对饮一碗粗酒,看夕阳沉入山后。
这里没有飞剑法宝,没有宗门争斗,只有柴米油盐、烟火人间。
雨丝细密,夜色如墨。
傅少平站在窗前,烟斗里的火星早已熄灭,只剩一缕青烟袅袅。他盯着河对岸的柳树,那黑影一动不动,仿佛与夜色融为一体。
南宫皖指尖的金线无声游动,在窗棂上结成细密的网,随时可化作杀招。
“阴傀?”她低声问。
傅少平“嗯”了一声,指尖轻轻摩挲着烟斗:“看来幽冥阁的狗鼻子比我们想的灵。”
翌日清晨,青溪镇依旧平静如常。
傅少平拎着鱼篓去王婆那儿换豆腐,路上碰见李掌柜,对方大着嗓门招呼:“傅郎中!昨儿夜里听见你家院里有动静,莫不是进了贼?”
傅少平笑呵呵地摆手:“哪能呢?就是野猫打架,闹腾得很。”
李掌柜将信将疑,但也没多问,只塞给他一壶新酿的“杏春”:“尝尝!这酒劲儿大,晚上喝两口,保准睡得香!”
傅少平道了谢,拎着酒壶慢悠悠往家走,眼角余光却扫向河岸——柳树下空无一人,但泥土上隐约有几道细长的拖痕,像是被什么东西爬过。
南宫皖坐在院子里绣,金线在阳光下几乎隐形。张婶挎着菜篮子路过,笑眯眯地搭话:“南宫娘子,昨儿夜里可听见啥动静没?”
南宫皖指尖微顿,抬眸淡笑:“没有,睡得沉。”
张婶“哦”了一声,眼神却往院子里瞟:“我咋听说,有人瞧见你家院墙上趴着个黑影……”
南宫皖不动声色,指尖的金线悄然滑入袖中:“或许是野猫吧。”
张婶讪讪一笑,又寒暄几句便走了。
待她走远,傅少平从屋里晃出来,叼着烟斗嗤笑:“这老婆子,消息倒是灵通。”
南宫皖收起绣绷,语气平静:“镇上人虽朴实,但不傻。”
当夜,傅少平在院子的枣树下埋了三张符纸,南宫皖则在屋檐下悬了一枚铜铃,铃铛无舌,却隐隐泛着青光——那是专克阴邪之物的“镇魂铃”。
子时刚过,河对岸的柳树下果然又浮现出那道瘦长黑影。
傅少平靠在窗边,烟斗里的火星忽明忽暗:“来了。”
黑影缓缓移动,像一团粘稠的墨汁,顺着河岸爬向小院。它没有脚步声,只有细微的“沙沙”声,仿佛蛇行草间。
就在它即将翻过院墙时——
“叮!”
屋檐下的铜铃无风自响,青光骤亮!黑影猛地一颤,像是被烫到一般缩回。与此同时,枣树下的符纸“轰”地燃起幽蓝火焰,瞬间将黑影逼退数丈!
傅少平冷笑一声,烟斗在窗棂上轻轻一磕:“滚。”
黑影扭曲了一瞬,最终化作一缕黑烟消散。
次日清晨,镇上流言四起。
“听说了吗?昨儿夜里河岸闹鬼了!”
“可不是!我起夜时瞧见一团黑乎乎的东西,吓得我差点尿裤子!”
“该不会是前年淹死的那个货郎回来索命吧?”
傅少平蹲在河边钓鱼,听着身后几个老汉的议论,嘴角微勾。
李掌柜拎着酒壶凑过来,压低声音:“傅郎中,你见多识广,昨晚那玩意儿……到底是啥?”
傅少平慢悠悠地收竿,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:“谁知道呢?或许是山里的野物跑下来了吧。”
李掌柜将信将疑,但也没再多问。
接下来的日子,青溪镇恢复了平静。
傅少平依旧每日钓鱼、喝酒,偶尔帮人看看小病;南宫皖绣、调香,偶尔接些嫁衣活计。张婶虽然依旧爱打听,但再没提过“黑影”的事。
只有刘木匠某日来串门时,盯着屋檐下的铜铃看了许久,最后闷声道:“这铃铛……不一般。”
傅少平递给他一碗酒,笑而不语。
刘木匠也没再问,两人对坐饮酒,看夕阳西沉。
然而,平静终究是暂时的。
某个深夜,傅少平忽然从梦中惊醒——院外的河里,传来“咕咚”一声闷响,像是有什么东西沉入了水底。
南宫皖早已起身,金线在指间缠绕:“来了。”
傅少平摸出烟斗,眯眼看向窗外——河面上,缓缓浮起一具惨白的尸体,面容模糊,脖颈上缠着一根红线。
红线另一端,隐入深不见底的河水中。
河水幽暗,月光惨白。
那具浮尸缓缓漂近,红线缠颈,像一条猩红的蛇。傅少平眯起眼,烟斗在指尖转了一圈:“啧,幽冥阁的‘牵丝傀儡术’……看来是冲我们来的。“
南宫皖指尖金线无声游动,在夜风中绷直如弦:“不止一具。“
话音未落,河面接连泛起涟漪——第二具、第三具浮尸接连浮出,脖颈皆缠红线,惨白的脸朝着小院方向,空洞的眼眶里爬出细小的黑虫。
傅少平一脚踹开院门,烟斗里火星迸溅。三张黄符凌空飞出,在河面上炸开刺目金光。浮尸发出尖啸,红线骤然绷紧,竟拽着尸体腾空而起!
“退后!“南宫皖袖中甩出七根金针,针尾系着肉眼难辨的蚕丝,瞬间穿透三具浮尸的眉心。尸体剧烈抽搐,黑血从七窍喷涌而出,却在落地前被蚕丝绞成碎块。
腐肉坠入河中,红线却未断,反而如活物般窜向南宫皖脚踝!
“叮——“
屋檐铜铃骤响,青光化作利刃斩断红线。断裂处渗出粘稠黑血,河底传来婴儿啼哭般的呜咽。
傅少平蹲在河边,烟斗挑起一截断线:“血蚕丝泡过尸油……是幽冥阁左使的手笔。“他忽然用烟杆戳向水面,“看了这么久,还不上来?“
河水炸开,一个蓑衣人踉跄跌出,手中罗盘疯狂转动。南宫皖的金线已缠上他脖颈:“谁派你来的?“
蓑衣人喉咙里发出“咯咯“怪笑,突然撕开衣襟——胸膛上密密麻麻钉着十三根棺材钉!
“小心尸爆!“傅少平拽着南宫皖暴退。蓑衣人身体轰然炸裂,腐肉中飞出无数红线,如暴雨般射向全镇!
千钧一发之际,刘木匠的院门猛地洞开。
一尊三尺高的木雕关公像破空飞来,青龙偃月刀横扫而过,将漫天红线斩成齑粉。刘木匠赤膊站在院中,背后浮现北斗七星纹身:“两位道友,瞒得老夫好苦。“
傅少平挑眉:“北斗司的‘摇光星君’竟在青溪镇当木匠?“
此刻全镇惊醒,李掌柜抄着烧火棍冲出来:“闹山匪了?“却见王婆的豆腐摊前,张婶正用绣针钉住一条扭动的红线,手法快准狠绝。
“绣娘的‘千丝引’?“南宫皖眸光骤冷。
张婶撕下伪装,露出一张美艳却阴鸷的脸:“幽冥阁右使,见过南宫仙子。“她指尖一勾,镇上所有嫁衣上的金线突然暴起,化作牢笼罩向三人!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