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4章许敬宗的请求
二月上旬,春寒料峭。
春风从南方吹来,路旁的杨柳随风舞动。
这几年来,长安城的路边栽种了很多小树。
这些小树很多都已经长大,让这座繁华的都市,又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。
只可惜,许府的人此刻感受到的不是生机,而是死亡的阴影。
大理寺衙役如狼似虎一般,冲入了许府,将许府每一个人用铁链锁了出来,就连奴仆房阁,也逃不过厄运。
许府之外,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百姓,众人都在指指点点。
“哎,真是可怜,这么大的官儿,却也被儿子连累,落得这般下场。”
“可怜?人家好歹享了几十年的富贵,比你我做牛做马的活着,不知强了多少倍,用得着你来可怜?”
“再富贵又怎么样?全族都被抄了,断了根,他祖宗指不定在下面怎么骂他呢?”
“许敬宗人呢?是那个驼背的老货吗?”
“怎么可能,那应该是许府的老仆!听说圣人对许敬宗网开一面,所以他应该还在屋里头。”
“不会吧,他儿子可是谋反大罪,圣人竟然赦免他了?”
“嘿嘿,听说许敬宗癫了,圣人这才饶了他一命,这说明咱们圣人仁厚。”
“说的也是,家人奴仆都被捕了,人也癫了,这么大年纪,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。”
“哼,那可不一定,谁知真癫假癫呢?”
李敬玄站在人群之中,听着这些人的议论,心中充满感伤。
犹记得,当年长孙无忌势大,他们这些跟长孙无忌作对的人,都已经暗中料理好后事,做好家破人亡的准备。
如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被扳倒了,可李义府被贬,许敬宗被祸及全族,袁公瑜、侯善业等人,也身死族灭。
究竟是谁赢了,他心中充满了迷茫。
如今的拥武派元老之中,只剩他一人屹立朝堂,而他能够躲过这场祸事,却也多亏了许敬宗的帮忙。
去年年初时,许敬宗积极筹划,他才能够跟随皇帝出巡。
年初朝会时,他的实职官依然是门下侍郎,本阶官却升了两级,还躲过了长安城的这场劫难,这都亏了许敬宗。
如今瞧见许敬宗落到这种下场,他怎能不感伤?
其实昨日萧嗣业死了后,大理寺便准备结案,朝堂上也讨论过关于许府的处置。
皇帝虽然赦免了许敬宗,可许氏其他男丁,按照永徽律,依然要受到极刑。
李敬玄当时便替许氏一族求过情,希望对许氏网开一面。
只可惜,以李勣、于志宁为首的大部分官员,都觉得对许敬宗已是法外开恩,不可再赦免其他人,否则无法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。
因此,许彦伯等人,依然难逃劫难。
不一会,许氏中人都被带走,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府邸。
大门就那样开着,透过大门,可以看到许府内一地狼籍,春风亦拂不走许府内的凄凉之气。
周围人看完热闹,各自回家干正事了,门外也很快变得寂静。
李敬玄深吸一口气,带着随从进入许府,跨过大门后,命随从将门关好,收拾一下院子。
他独自朝着后院而去。
李敬玄经常来许府,对这座府邸非常熟悉,轻车熟路的朝着许敬宗寝殿而行。
正行之间,忽然在庭院处看到一道身影。
那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,正在收拾洒落地上的杂物。
李敬玄大为诧异。
此时的许府之内,除了许敬宗外,怎会还有别人,大理寺为何没有将他带走?
李敬玄大步朝那青年走了过去,那青年瞧见他后,神情平静,坦然望着他。
李敬玄见此人神色镇定,器宇不凡,心中更加好奇,问道:“你是何人?”
那青年昂然道:“您又是何人?”
李敬玄微微一笑,道:“我是许敬宗的朋友。”
青年盯着他看了一会,拱手道:“小可骆宾王,拜见李公。”
李敬玄愣了一下,笑道:“你怎知我姓李?”
青年骆宾王缓缓道:“许公的朋友虽多,但在眼下落难这个时候,也只有李敬玄会来看他,故而小可冒昧猜测,您就是李敬玄李公!”
李敬玄笑道:“不错,我是李敬玄,现在该我问你了,你是何人,为何会在这里?”
骆宾王道:“在下本是道王府属,后被赶出王府,如今客居许府,只为参加今年科举。”
李敬玄露出恍然之色,笑道:“你就是那个在道王府宴会上,受命显露才能、却辞不奉命的郎君啊,我听说过你。”
前年岁末之时,道王李元庆在府中设宴,款待几位朋友,许敬宗也在其中。
酒宴正欢时,有人提到了太原王氏的神童王勃。
道王听了后,便对众人笑道:“孤府上也有一名神童,而且这名神童和王勃那稚子不同,已经成年,在孤府上充任典签。”
众客听说后,都对此人很感兴趣。
道王便命人把那神童喊了过来,命他在众位高官面前,展示才华。
那神童正是骆宾王。
若是旁人,能够在这么多朝廷高官面前显露文采,那是求之不得的事。
可骆宾王出身寒微,性格敏感,孤高自赏,耻于自炫,拒绝了道王的要求。
道王当时虽然没说什么,可等到正日之后,道王带着人返回封地时,却把他留在了长安,让他当管事,看守王府。
骆冰王更加不能忍受,于是离开道王府,流落长安。
他性子清高,虽有文采,却不愿向权贵低头,故而日子过的十分清贫,只能借居寺庙。
他原本想要参加去年的科举,结果因为长期吃不饱肚子,在考场上饿昏了,因此落选。
在生活逼迫下,他不得已在街头售卖字画,恰好被经过的许敬宗看到了。
许敬宗当时在道王府时,便对骆宾王充满兴趣,当即将他请入府中,拜为清客,教导许彦伯读书。
平日里,许敬宗对骆宾王礼遇有加,然而骆宾王却客气中带着冷淡。
除了教授许彦伯,平日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许府,而是待在寺庙读书,似乎瞧不起许敬宗。
也因这个原因,李敬玄认识许府不少清客,唯独没见过骆宾王,也只从许敬宗口中知道此人。
其他清客都对骆宾王极为不满,认为他太不懂得感恩,平日对他诸多排挤。
然而,当许敬宗真正落难时,其他的宾客都躲之不及,与许府切割关系。
骆宾王却三天两头的往许府跑,今日官府来查抄许府,他竟也不避讳,就待在许府。
大理寺按名册抓人,因他只是许府清客,不在名册之内,故而并不抓他,这才让李敬玄碰到了。
骆宾王听到李敬玄提起道王府之事,脸上露出几分不愉之色,拱手道:“李公是来看望许公的吧,在下先行告辞。”
李敬玄却不肯放他走,说道:“能否带我去见一下许兄?”
骆宾王皱眉道:“许公就在寝屋,李公自去便是。”
李敬玄微笑道:“烦请骆郎君带路,本人还有些事,想要询问骆郎君。”
骆宾王吃软不吃硬,见他如此态度,当即不再推辞,迈着大步,头前带路。
不一会,两人来到屋外,骆宾王正要推门进去,李敬玄却将他拉住了。
“骆郎君,有些事,我想先向你问一下。”
骆宾王道:“李公请问。”
李敬玄沉吟了片刻,道:“你最近经常来看望许兄吗?”
骆宾王道:“也不常来,两三天过来一次。”
李敬玄道:“许兄得癫病后,平日里,身边有没有人照顾?”
骆宾王道:“听许府人说,许公癫的厉害,周围只要有人,就会大喊大叫,说对方要害他。所以屋中并不留人,只在外面伺候。”
李敬玄点点头,又问道:“可请了大夫看病?”
骆宾王道:“据我所知,许府倒是请了不少郎中,其中还有不少名医。只不过,许公并不配合,还会面唾对方。”
李敬玄听完后,露出思索之色。
骆宾王忽然道:“您问这些,是怀疑许公在装癫吧?”
李敬玄微微一惊,没想到此子如此锋锐,竟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。
“那你觉得呢?”李敬玄反问。
骆宾王直言道:“依我之见,许公确有可能在装癫。”
李敬玄道:“那你觉得许兄为何要装癫呢?”
骆宾王沉默了一会,低声道:“应该是为了保住性命吧?”
李敬玄微微一笑,道:“那你就错了,许兄这么做,是替圣人考虑。”
骆宾王愣住了,道:“还请李公指教。”
李敬玄缓缓道:“你想啊,如果圣人想要处置许兄,无论他癫不癫,一样可以处置。”
“可圣人若是顾念许兄往日功劳,想网开一面,到时候群臣必定反对,让圣人头疼。”
“所以许兄这一癫,便给了圣人赦免他的借口,群臣见他如此下场,便不会再紧逼,圣人也能得仁德之名。”
骆宾王道:“可外面已经有许多人都猜到他是假癫了。”
李敬玄道:“那也只会损害许兄的名誉,并不妨碍圣人仁德之名。”
骆宾王怔怔不语。
便在这时,屋中传来一道沙哑的声音。
“李老弟,骆郎君,你们都进来吧。”
李敬玄对骆宾王说这些话,就是给许敬宗听的,让他知道,自己已经明白了一切,他就没必再装癫。
两人推门而入,屋中传来一阵刺鼻的药味。
地上有很多药渣,这都是许府中人想要给许敬宗强行喂药,被他打破药碗所留下。
许敬宗坐在床榻上,披头散发,狼狈不堪,只有一双眼睛是沉静的。
许敬宗目视着骆宾王,感叹道:“想不到老夫落难之后,竟是骆郎君留在老夫身边,郎君高义,老夫绝不会忘。”
骆宾王下意识想要反驳几句,然而瞧见许敬宗此时的模样,话便说不出口了,拱手道:“在下也只是报恩罢了。”
许敬宗目光看向李敬玄,道:“李老弟,你觉得骆郎君如何?”
李敬玄道:“虽未见其才,但此等高洁品性,令人喜爱。”
许敬宗感叹道:“如此好的苗子,老夫本想自己留着,收做门生,如今是留不住了,只能让给你了。”
李敬玄拱手道:“多谢。”
骆宾王见两人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,心中也暗暗窃喜。
许敬宗道:“宾王,你先去吧,老夫和李老弟说几句话。”
骆宾王拱了拱手,告退离开了。
待他走后,许敬宗脸上的表情就变了,眼睛冷的仿佛能够冻伤人一般。
“敬玄,萧嗣业死了吗?”
李敬玄望着他仇恨的眼神,叹了口气,道:“已经病逝。”
“萧氏其他人呢?”
李敬玄低声道:“大理寺并未找到证据,依我看,陛下也拿不准是不是他所为,如今萧嗣业既死,陛下应该不会再追究了。”
许敬宗忽然挥动拳头,在床榻上用力猛砸了几下。
李敬玄吃了一惊,道:“许兄,你……”
许敬宗咬牙切齿道:“这个奸贼,故意病逝,让陛下和朝野对他产生怜悯,也就不追究他们萧氏了。这跟当初萧氏谋反之时,他举报族人,是一样的手法!”
李敬玄沉声道:“此人确实可怕,连自己的死都拿来做文章,不过他既然死了……”
许敬宗怒视着他,道:“他死了又如何?他萧嗣业害得老夫家破人亡,老夫若不复仇,死不瞑目!”
李敬玄见他神情,叹息一声,没有再劝解。
许敬宗深吸了几口气,表情慢慢平复,抬头凝望着李敬玄,道:“敬玄,你想不想做礼部尚书?”
李敬玄微微一惊,道:“许兄,你这话是?”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只要你想做,我就能让你上位。”
李敬玄现在是门下侍郎,因他被罢过相,以后再想升职,难如登天。
若是能升为礼部尚书,黯淡的前途,又将升起些希望。
“我当然想升职,只不过……”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你觉得老夫如今没能力帮你了吗?”
李敬玄忙道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许敬宗摆手道:“你这样想,我不怪你。不过你想想,老夫做了十年的礼部尚书,会没留下后手吗?”
李敬玄眼中一闪。
许敬宗接着道:“这十年来,我将礼部进行内部整改,我每次的动作很小,谁都没有察觉,所以无论谁来执掌礼部,前三个月,礼部必定陷入混乱。”
李敬玄不由露出敬佩之色,光凭这一手,他就远远比不上许敬宗。
许敬宗道:“我会将如今礼部情况,详细告诉你,如此一来,朝堂之上,只有你能让礼部恢复稳定。”
李敬玄拱手道:“多谢许兄。”
许敬宗抬手道:“仅凭这一点,也还不够。需得有人举荐你,你才有施展的机会。”
李敬玄顿时又皱紧眉头。
许敬宗牵涉谋反之罪,他的人脉已经用不上了,李敬玄自己的人脉中,也无人可以举荐他担任礼部尚书。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最近老夫确实有些倒霉,但也并非全都是坏事。”
李敬玄若有所思道:“许兄是说……”
许敬宗缓缓道:“你注意到没有,这次圣人返回长安后,对皇后似有不同。皇后曾出宫找过老夫一次,又去过大理寺,圣人却什么都没说。”
李敬玄点头道:“不错,我跟随陛下巡狩时就注意到,陛下与皇后殿下关系更加亲密了。”
许敬宗道:“这对我们是有利的,皇后殿下先前不肯接触我们,是怕陛下猜忌,如今再没这个顾虑了。”
李敬玄迟疑道:“可隔了这么多年,皇后殿下还愿意帮我们吗?”
许敬宗笑道:“那是你不了解皇后。她一向恩怨分明,善于隐忍,得罪过她的人,过二十年她也不会忘。反之,对她有恩的人,她也会记在心里。”
李敬玄深吸一口气,道:“许兄之言有理。”
许敬宗从袖里取出一封信,递给了他。
“明日你拿着这封信去见皇后,只要她看了这封信,你便有五成机会,坐上礼部尚书。”
李敬玄大喜,伸手便要去接这封信,许敬宗却并未松手。
“许兄,你这是……”
许敬宗凝视着他,道:“敬玄,有件事我要拜托你。”
(本章完)
二月上旬,春寒料峭。
春风从南方吹来,路旁的杨柳随风舞动。
这几年来,长安城的路边栽种了很多小树。
这些小树很多都已经长大,让这座繁华的都市,又增添了几分勃勃生机。
只可惜,许府的人此刻感受到的不是生机,而是死亡的阴影。
大理寺衙役如狼似虎一般,冲入了许府,将许府每一个人用铁链锁了出来,就连奴仆房阁,也逃不过厄运。
许府之外,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百姓,众人都在指指点点。
“哎,真是可怜,这么大的官儿,却也被儿子连累,落得这般下场。”
“可怜?人家好歹享了几十年的富贵,比你我做牛做马的活着,不知强了多少倍,用得着你来可怜?”
“再富贵又怎么样?全族都被抄了,断了根,他祖宗指不定在下面怎么骂他呢?”
“许敬宗人呢?是那个驼背的老货吗?”
“怎么可能,那应该是许府的老仆!听说圣人对许敬宗网开一面,所以他应该还在屋里头。”
“不会吧,他儿子可是谋反大罪,圣人竟然赦免他了?”
“嘿嘿,听说许敬宗癫了,圣人这才饶了他一命,这说明咱们圣人仁厚。”
“说的也是,家人奴仆都被捕了,人也癫了,这么大年纪,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。”
“哼,那可不一定,谁知真癫假癫呢?”
李敬玄站在人群之中,听着这些人的议论,心中充满感伤。
犹记得,当年长孙无忌势大,他们这些跟长孙无忌作对的人,都已经暗中料理好后事,做好家破人亡的准备。
如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被扳倒了,可李义府被贬,许敬宗被祸及全族,袁公瑜、侯善业等人,也身死族灭。
究竟是谁赢了,他心中充满了迷茫。
如今的拥武派元老之中,只剩他一人屹立朝堂,而他能够躲过这场祸事,却也多亏了许敬宗的帮忙。
去年年初时,许敬宗积极筹划,他才能够跟随皇帝出巡。
年初朝会时,他的实职官依然是门下侍郎,本阶官却升了两级,还躲过了长安城的这场劫难,这都亏了许敬宗。
如今瞧见许敬宗落到这种下场,他怎能不感伤?
其实昨日萧嗣业死了后,大理寺便准备结案,朝堂上也讨论过关于许府的处置。
皇帝虽然赦免了许敬宗,可许氏其他男丁,按照永徽律,依然要受到极刑。
李敬玄当时便替许氏一族求过情,希望对许氏网开一面。
只可惜,以李勣、于志宁为首的大部分官员,都觉得对许敬宗已是法外开恩,不可再赦免其他人,否则无法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。
因此,许彦伯等人,依然难逃劫难。
不一会,许氏中人都被带走,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府邸。
大门就那样开着,透过大门,可以看到许府内一地狼籍,春风亦拂不走许府内的凄凉之气。
周围人看完热闹,各自回家干正事了,门外也很快变得寂静。
李敬玄深吸一口气,带着随从进入许府,跨过大门后,命随从将门关好,收拾一下院子。
他独自朝着后院而去。
李敬玄经常来许府,对这座府邸非常熟悉,轻车熟路的朝着许敬宗寝殿而行。
正行之间,忽然在庭院处看到一道身影。
那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,正在收拾洒落地上的杂物。
李敬玄大为诧异。
此时的许府之内,除了许敬宗外,怎会还有别人,大理寺为何没有将他带走?
李敬玄大步朝那青年走了过去,那青年瞧见他后,神情平静,坦然望着他。
李敬玄见此人神色镇定,器宇不凡,心中更加好奇,问道:“你是何人?”
那青年昂然道:“您又是何人?”
李敬玄微微一笑,道:“我是许敬宗的朋友。”
青年盯着他看了一会,拱手道:“小可骆宾王,拜见李公。”
李敬玄愣了一下,笑道:“你怎知我姓李?”
青年骆宾王缓缓道:“许公的朋友虽多,但在眼下落难这个时候,也只有李敬玄会来看他,故而小可冒昧猜测,您就是李敬玄李公!”
李敬玄笑道:“不错,我是李敬玄,现在该我问你了,你是何人,为何会在这里?”
骆宾王道:“在下本是道王府属,后被赶出王府,如今客居许府,只为参加今年科举。”
李敬玄露出恍然之色,笑道:“你就是那个在道王府宴会上,受命显露才能、却辞不奉命的郎君啊,我听说过你。”
前年岁末之时,道王李元庆在府中设宴,款待几位朋友,许敬宗也在其中。
酒宴正欢时,有人提到了太原王氏的神童王勃。
道王听了后,便对众人笑道:“孤府上也有一名神童,而且这名神童和王勃那稚子不同,已经成年,在孤府上充任典签。”
众客听说后,都对此人很感兴趣。
道王便命人把那神童喊了过来,命他在众位高官面前,展示才华。
那神童正是骆宾王。
若是旁人,能够在这么多朝廷高官面前显露文采,那是求之不得的事。
可骆宾王出身寒微,性格敏感,孤高自赏,耻于自炫,拒绝了道王的要求。
道王当时虽然没说什么,可等到正日之后,道王带着人返回封地时,却把他留在了长安,让他当管事,看守王府。
骆冰王更加不能忍受,于是离开道王府,流落长安。
他性子清高,虽有文采,却不愿向权贵低头,故而日子过的十分清贫,只能借居寺庙。
他原本想要参加去年的科举,结果因为长期吃不饱肚子,在考场上饿昏了,因此落选。
在生活逼迫下,他不得已在街头售卖字画,恰好被经过的许敬宗看到了。
许敬宗当时在道王府时,便对骆宾王充满兴趣,当即将他请入府中,拜为清客,教导许彦伯读书。
平日里,许敬宗对骆宾王礼遇有加,然而骆宾王却客气中带着冷淡。
除了教授许彦伯,平日大部分时间都不在许府,而是待在寺庙读书,似乎瞧不起许敬宗。
也因这个原因,李敬玄认识许府不少清客,唯独没见过骆宾王,也只从许敬宗口中知道此人。
其他清客都对骆宾王极为不满,认为他太不懂得感恩,平日对他诸多排挤。
然而,当许敬宗真正落难时,其他的宾客都躲之不及,与许府切割关系。
骆宾王却三天两头的往许府跑,今日官府来查抄许府,他竟也不避讳,就待在许府。
大理寺按名册抓人,因他只是许府清客,不在名册之内,故而并不抓他,这才让李敬玄碰到了。
骆宾王听到李敬玄提起道王府之事,脸上露出几分不愉之色,拱手道:“李公是来看望许公的吧,在下先行告辞。”
李敬玄却不肯放他走,说道:“能否带我去见一下许兄?”
骆宾王皱眉道:“许公就在寝屋,李公自去便是。”
李敬玄微笑道:“烦请骆郎君带路,本人还有些事,想要询问骆郎君。”
骆宾王吃软不吃硬,见他如此态度,当即不再推辞,迈着大步,头前带路。
不一会,两人来到屋外,骆宾王正要推门进去,李敬玄却将他拉住了。
“骆郎君,有些事,我想先向你问一下。”
骆宾王道:“李公请问。”
李敬玄沉吟了片刻,道:“你最近经常来看望许兄吗?”
骆宾王道:“也不常来,两三天过来一次。”
李敬玄道:“许兄得癫病后,平日里,身边有没有人照顾?”
骆宾王道:“听许府人说,许公癫的厉害,周围只要有人,就会大喊大叫,说对方要害他。所以屋中并不留人,只在外面伺候。”
李敬玄点点头,又问道:“可请了大夫看病?”
骆宾王道:“据我所知,许府倒是请了不少郎中,其中还有不少名医。只不过,许公并不配合,还会面唾对方。”
李敬玄听完后,露出思索之色。
骆宾王忽然道:“您问这些,是怀疑许公在装癫吧?”
李敬玄微微一惊,没想到此子如此锋锐,竟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。
“那你觉得呢?”李敬玄反问。
骆宾王直言道:“依我之见,许公确有可能在装癫。”
李敬玄道:“那你觉得许兄为何要装癫呢?”
骆宾王沉默了一会,低声道:“应该是为了保住性命吧?”
李敬玄微微一笑,道:“那你就错了,许兄这么做,是替圣人考虑。”
骆宾王愣住了,道:“还请李公指教。”
李敬玄缓缓道:“你想啊,如果圣人想要处置许兄,无论他癫不癫,一样可以处置。”
“可圣人若是顾念许兄往日功劳,想网开一面,到时候群臣必定反对,让圣人头疼。”
“所以许兄这一癫,便给了圣人赦免他的借口,群臣见他如此下场,便不会再紧逼,圣人也能得仁德之名。”
骆宾王道:“可外面已经有许多人都猜到他是假癫了。”
李敬玄道:“那也只会损害许兄的名誉,并不妨碍圣人仁德之名。”
骆宾王怔怔不语。
便在这时,屋中传来一道沙哑的声音。
“李老弟,骆郎君,你们都进来吧。”
李敬玄对骆宾王说这些话,就是给许敬宗听的,让他知道,自己已经明白了一切,他就没必再装癫。
两人推门而入,屋中传来一阵刺鼻的药味。
地上有很多药渣,这都是许府中人想要给许敬宗强行喂药,被他打破药碗所留下。
许敬宗坐在床榻上,披头散发,狼狈不堪,只有一双眼睛是沉静的。
许敬宗目视着骆宾王,感叹道:“想不到老夫落难之后,竟是骆郎君留在老夫身边,郎君高义,老夫绝不会忘。”
骆宾王下意识想要反驳几句,然而瞧见许敬宗此时的模样,话便说不出口了,拱手道:“在下也只是报恩罢了。”
许敬宗目光看向李敬玄,道:“李老弟,你觉得骆郎君如何?”
李敬玄道:“虽未见其才,但此等高洁品性,令人喜爱。”
许敬宗感叹道:“如此好的苗子,老夫本想自己留着,收做门生,如今是留不住了,只能让给你了。”
李敬玄拱手道:“多谢。”
骆宾王见两人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,心中也暗暗窃喜。
许敬宗道:“宾王,你先去吧,老夫和李老弟说几句话。”
骆宾王拱了拱手,告退离开了。
待他走后,许敬宗脸上的表情就变了,眼睛冷的仿佛能够冻伤人一般。
“敬玄,萧嗣业死了吗?”
李敬玄望着他仇恨的眼神,叹了口气,道:“已经病逝。”
“萧氏其他人呢?”
李敬玄低声道:“大理寺并未找到证据,依我看,陛下也拿不准是不是他所为,如今萧嗣业既死,陛下应该不会再追究了。”
许敬宗忽然挥动拳头,在床榻上用力猛砸了几下。
李敬玄吃了一惊,道:“许兄,你……”
许敬宗咬牙切齿道:“这个奸贼,故意病逝,让陛下和朝野对他产生怜悯,也就不追究他们萧氏了。这跟当初萧氏谋反之时,他举报族人,是一样的手法!”
李敬玄沉声道:“此人确实可怕,连自己的死都拿来做文章,不过他既然死了……”
许敬宗怒视着他,道:“他死了又如何?他萧嗣业害得老夫家破人亡,老夫若不复仇,死不瞑目!”
李敬玄见他神情,叹息一声,没有再劝解。
许敬宗深吸了几口气,表情慢慢平复,抬头凝望着李敬玄,道:“敬玄,你想不想做礼部尚书?”
李敬玄微微一惊,道:“许兄,你这话是?”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只要你想做,我就能让你上位。”
李敬玄现在是门下侍郎,因他被罢过相,以后再想升职,难如登天。
若是能升为礼部尚书,黯淡的前途,又将升起些希望。
“我当然想升职,只不过……”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你觉得老夫如今没能力帮你了吗?”
李敬玄忙道: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许敬宗摆手道:“你这样想,我不怪你。不过你想想,老夫做了十年的礼部尚书,会没留下后手吗?”
李敬玄眼中一闪。
许敬宗接着道:“这十年来,我将礼部进行内部整改,我每次的动作很小,谁都没有察觉,所以无论谁来执掌礼部,前三个月,礼部必定陷入混乱。”
李敬玄不由露出敬佩之色,光凭这一手,他就远远比不上许敬宗。
许敬宗道:“我会将如今礼部情况,详细告诉你,如此一来,朝堂之上,只有你能让礼部恢复稳定。”
李敬玄拱手道:“多谢许兄。”
许敬宗抬手道:“仅凭这一点,也还不够。需得有人举荐你,你才有施展的机会。”
李敬玄顿时又皱紧眉头。
许敬宗牵涉谋反之罪,他的人脉已经用不上了,李敬玄自己的人脉中,也无人可以举荐他担任礼部尚书。
许敬宗眯着眼道:“最近老夫确实有些倒霉,但也并非全都是坏事。”
李敬玄若有所思道:“许兄是说……”
许敬宗缓缓道:“你注意到没有,这次圣人返回长安后,对皇后似有不同。皇后曾出宫找过老夫一次,又去过大理寺,圣人却什么都没说。”
李敬玄点头道:“不错,我跟随陛下巡狩时就注意到,陛下与皇后殿下关系更加亲密了。”
许敬宗道:“这对我们是有利的,皇后殿下先前不肯接触我们,是怕陛下猜忌,如今再没这个顾虑了。”
李敬玄迟疑道:“可隔了这么多年,皇后殿下还愿意帮我们吗?”
许敬宗笑道:“那是你不了解皇后。她一向恩怨分明,善于隐忍,得罪过她的人,过二十年她也不会忘。反之,对她有恩的人,她也会记在心里。”
李敬玄深吸一口气,道:“许兄之言有理。”
许敬宗从袖里取出一封信,递给了他。
“明日你拿着这封信去见皇后,只要她看了这封信,你便有五成机会,坐上礼部尚书。”
李敬玄大喜,伸手便要去接这封信,许敬宗却并未松手。
“许兄,你这是……”
许敬宗凝视着他,道:“敬玄,有件事我要拜托你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