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百世富贵
鸦风蒸腾的季节,即便太阳已经落山,海边的暑气仍然潮湿熏人。
平阳镇有余坊倸央嫂家的院子里。
张贵最好的小伙伴,正坐在他最爱坐石头墩子上,吃着他最爱吃的虾酱烩菜面。
刚刚收了铺子回家的倸央多洁,看着除了自己亲生好大儿之外,最上心的小子,疼爱的说道:
“江娃子今天怎么饿成了这样,外面再缺粮食,还能缺了你个大秀才的饭不成。
别是被人苛刻了吧。
有的话告诉婶子我,我去扇他个满脸。”
“婶子您可别瞎猜了,我堂兄现在可是堂堂东粤行省的御史大夫。
现在整个平阳张家,也就这位比大贵还受重视,谁敢苛刻我啊。
不过就是天气发闷,吃不下别人做的饭食。
刚才闻见你做的海鲜酱菜面,想起小时候跟大贵抢着挖虾酱吃,一下勾起了馋虫。”
“是吗,那时你们这两个‘半大小子吃穷老娘’的馋货,倒真是什么都不挑。
那么咸的经年酱姆子,挖起来就往嘴巴里塞,也不怕变‘夜魔虎’。”
“婶子,我不是从小就不怕咸能吃盐。
你还总是对我说吃咸长劲。”
“你这孩子真能抬杠。
再长劲拿着咸盐当饭吃,也会伤身。
茄丹妹子盛碗面汤来。”
“是,大嫂。”张贵的小舅母茄丹桑嘉在厨房里大声应道。
她有四个闺女,可惜两个大的已经夭折,好在剩下的老三、老四一直健健康康,现在都已到了豆蔻年华。
这时候老娘便得格外操心,为女儿寻个最好知根知底的金龟婿。
茄丹桑嘉自然也不例外。
今天张三、明天李四的瞎捉摸着。
本来是不敢奢望张九江这种读书公子的。
可随着侄子一再起势,现在也觉得不妨一试。
正所谓‘广撒网、慢摸鱼’是也。
于是茄丹桑嘉手脚麻利的左右开工,用两个大马勺颠来倒去很快便冷凉了一海碗的面汤。
叫来了三女儿,“彤洼我还要烧锅,你去把汤给江公子送去。”
倸央彤洼长了张娃娃脸,去年还像是年画里抱着鲤鱼嬉耍的小女童,喜庆又可爱。
但俗语有云,‘女大十八变,越变越好看’。
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脸盘一张开,本来的‘可爱’变成了‘可人’。
不知不觉,周围便开始多了许多少年的笑脸。
只可惜跟张贵大舅妈家从小美到大的老四倸央姡林不同,倸央彤洼蠢萌蠢萌的始终没有察觉。
还是一如既往的腼腆老实,听大人的话。
被老娘一声,唤进了厨房,低着脑袋双手接过面汤,送去了院里。
“多谢妹妹送面汤来。”
青葱年龄,大好男儿。
就算是在死党家里,面对着死党的妹妹,绝对不允许起其他心思,也得表现出自己俊逸、斯文、有礼的一面。
也得用自己充满阳光的微笑与修养,向女孩无声的表明,
“我虽然是你哥哥最好的伴当,但跟他的卑鄙龌龊、不修边幅完全不同。
属于那种充满魅力,对异性彬彬有礼的类型。”
于是张九江起身爽朗的一笑,从倸央彤洼手里接过了面汤。
待到看清少女隐约有些熟悉,却分外美丽的面容,心头莫名一颤,手里的面汤都差点撒了出来。
就在这时墙头上响起一个聒噪的声音,
“张九江,你这那里是勾起了馋虫,分明是鸠占鹊巢想要谋夺我张贵在家中‘好大儿’的地位。
吃着我娘做的面;坐着我吃面时最得劲的墩子;
喝着我舅母盛的,我表妹送的面汤,好不自在啊。”
“大贵,你终于回来了!”
张九江这下子彻底顾不得什么面汤不面汤的了,大步来到小伙伴的脚下,仰着脑袋道:
“都已经是位比一品的番邦世子了,怎么越升官越倒度。
爬起自家的墙头来了。”
“我看镇子外面造起了木墙,不想麻烦通报,就直接飞檐走壁的过来了呗。
倒是你,不年不节的怎么跑回了平阳镇。
还来我家里逮到了本世子的行踪,难道长了本事,能掐会算了?”
张贵跳下墙,笑盈盈拍了拍小伙伴的肩膀。
然后跑去了阿姆面前,撒了会子娇,再跟舅母、表妹们打过招呼。
这次正式的跟张九江聚在了一起,坐在石墩上,吹着温热的海风。
吃着井拔西瓜,闲话起来。
“你小子真是命好,虽然只有一个老娘疼着,可能比的过我十个爹娘,偏偏你还能从小到大在我面前叫可怜。
上天何其不公!”
“行了,素子婶婶跟八德叔也很疼你好吗,只不过我是寡母、孤儿难免宠溺些。
你们家里,八德叔有志气,想要把你培养成才,未来不要像他一样辛辛苦苦的做卖做买。
素子婶婶又是表面有主意,其实大事上全听八德叔的性子。
再加上那位从小寄居在你家的,‘别人家孩子’的好堂兄。
日子才会不太如意。
就别再难为自己了。
对了,说起你那位好堂兄来,还真的是越来越有‘深度’。
出任东粤御史大夫可谓正当其时。”
“你这个嘴也是越来有‘深度’,真真是能说会道,画的手好饼。
现在做做蛮族世子,未来撒鸡血、喂鸡汤聚拢庶黎,争王争霸也是正当其时。”
小伙伴一句玩笑竟然真就点破了张贵几年来的图谋。
让他不由的微微一愣,鼓掌大笑起来,
“真是知我也九江也!
异日我若是成就大业,王爷属于封建残余咱不弘扬,但保你百世富贵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一辈不多,一世不少。
就是从你张九江开始,生下来的子子孙孙就如同我亲生孩儿一般…”
“你这熊孩子又沾哥哥的便宜,还不给我闭嘴。”
张九江闻言愤怒的把一块西瓜用力塞进了小伙伴的嘴巴,搅了几圈。
张贵笑着道:
“刚才看你瞧我彤洼表妹的样子,脑袋都缺血了。
我跟她从血脉传承上可是只差着一辈,你们若是真的有了结果,哎,张九江你这孙子,怎么不和我闹,反而脸红了…”
哥们俩又是一阵笑闹,突然张九江说了句,
“大贵,我想去元山。”
(本章完)
鸦风蒸腾的季节,即便太阳已经落山,海边的暑气仍然潮湿熏人。
平阳镇有余坊倸央嫂家的院子里。
张贵最好的小伙伴,正坐在他最爱坐石头墩子上,吃着他最爱吃的虾酱烩菜面。
刚刚收了铺子回家的倸央多洁,看着除了自己亲生好大儿之外,最上心的小子,疼爱的说道:
“江娃子今天怎么饿成了这样,外面再缺粮食,还能缺了你个大秀才的饭不成。
别是被人苛刻了吧。
有的话告诉婶子我,我去扇他个满脸。”
“婶子您可别瞎猜了,我堂兄现在可是堂堂东粤行省的御史大夫。
现在整个平阳张家,也就这位比大贵还受重视,谁敢苛刻我啊。
不过就是天气发闷,吃不下别人做的饭食。
刚才闻见你做的海鲜酱菜面,想起小时候跟大贵抢着挖虾酱吃,一下勾起了馋虫。”
“是吗,那时你们这两个‘半大小子吃穷老娘’的馋货,倒真是什么都不挑。
那么咸的经年酱姆子,挖起来就往嘴巴里塞,也不怕变‘夜魔虎’。”
“婶子,我不是从小就不怕咸能吃盐。
你还总是对我说吃咸长劲。”
“你这孩子真能抬杠。
再长劲拿着咸盐当饭吃,也会伤身。
茄丹妹子盛碗面汤来。”
“是,大嫂。”张贵的小舅母茄丹桑嘉在厨房里大声应道。
她有四个闺女,可惜两个大的已经夭折,好在剩下的老三、老四一直健健康康,现在都已到了豆蔻年华。
这时候老娘便得格外操心,为女儿寻个最好知根知底的金龟婿。
茄丹桑嘉自然也不例外。
今天张三、明天李四的瞎捉摸着。
本来是不敢奢望张九江这种读书公子的。
可随着侄子一再起势,现在也觉得不妨一试。
正所谓‘广撒网、慢摸鱼’是也。
于是茄丹桑嘉手脚麻利的左右开工,用两个大马勺颠来倒去很快便冷凉了一海碗的面汤。
叫来了三女儿,“彤洼我还要烧锅,你去把汤给江公子送去。”
倸央彤洼长了张娃娃脸,去年还像是年画里抱着鲤鱼嬉耍的小女童,喜庆又可爱。
但俗语有云,‘女大十八变,越变越好看’。
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脸盘一张开,本来的‘可爱’变成了‘可人’。
不知不觉,周围便开始多了许多少年的笑脸。
只可惜跟张贵大舅妈家从小美到大的老四倸央姡林不同,倸央彤洼蠢萌蠢萌的始终没有察觉。
还是一如既往的腼腆老实,听大人的话。
被老娘一声,唤进了厨房,低着脑袋双手接过面汤,送去了院里。
“多谢妹妹送面汤来。”
青葱年龄,大好男儿。
就算是在死党家里,面对着死党的妹妹,绝对不允许起其他心思,也得表现出自己俊逸、斯文、有礼的一面。
也得用自己充满阳光的微笑与修养,向女孩无声的表明,
“我虽然是你哥哥最好的伴当,但跟他的卑鄙龌龊、不修边幅完全不同。
属于那种充满魅力,对异性彬彬有礼的类型。”
于是张九江起身爽朗的一笑,从倸央彤洼手里接过了面汤。
待到看清少女隐约有些熟悉,却分外美丽的面容,心头莫名一颤,手里的面汤都差点撒了出来。
就在这时墙头上响起一个聒噪的声音,
“张九江,你这那里是勾起了馋虫,分明是鸠占鹊巢想要谋夺我张贵在家中‘好大儿’的地位。
吃着我娘做的面;坐着我吃面时最得劲的墩子;
喝着我舅母盛的,我表妹送的面汤,好不自在啊。”
“大贵,你终于回来了!”
张九江这下子彻底顾不得什么面汤不面汤的了,大步来到小伙伴的脚下,仰着脑袋道:
“都已经是位比一品的番邦世子了,怎么越升官越倒度。
爬起自家的墙头来了。”
“我看镇子外面造起了木墙,不想麻烦通报,就直接飞檐走壁的过来了呗。
倒是你,不年不节的怎么跑回了平阳镇。
还来我家里逮到了本世子的行踪,难道长了本事,能掐会算了?”
张贵跳下墙,笑盈盈拍了拍小伙伴的肩膀。
然后跑去了阿姆面前,撒了会子娇,再跟舅母、表妹们打过招呼。
这次正式的跟张九江聚在了一起,坐在石墩上,吹着温热的海风。
吃着井拔西瓜,闲话起来。
“你小子真是命好,虽然只有一个老娘疼着,可能比的过我十个爹娘,偏偏你还能从小到大在我面前叫可怜。
上天何其不公!”
“行了,素子婶婶跟八德叔也很疼你好吗,只不过我是寡母、孤儿难免宠溺些。
你们家里,八德叔有志气,想要把你培养成才,未来不要像他一样辛辛苦苦的做卖做买。
素子婶婶又是表面有主意,其实大事上全听八德叔的性子。
再加上那位从小寄居在你家的,‘别人家孩子’的好堂兄。
日子才会不太如意。
就别再难为自己了。
对了,说起你那位好堂兄来,还真的是越来越有‘深度’。
出任东粤御史大夫可谓正当其时。”
“你这个嘴也是越来有‘深度’,真真是能说会道,画的手好饼。
现在做做蛮族世子,未来撒鸡血、喂鸡汤聚拢庶黎,争王争霸也是正当其时。”
小伙伴一句玩笑竟然真就点破了张贵几年来的图谋。
让他不由的微微一愣,鼓掌大笑起来,
“真是知我也九江也!
异日我若是成就大业,王爷属于封建残余咱不弘扬,但保你百世富贵还是可以做到的。
一辈不多,一世不少。
就是从你张九江开始,生下来的子子孙孙就如同我亲生孩儿一般…”
“你这熊孩子又沾哥哥的便宜,还不给我闭嘴。”
张九江闻言愤怒的把一块西瓜用力塞进了小伙伴的嘴巴,搅了几圈。
张贵笑着道:
“刚才看你瞧我彤洼表妹的样子,脑袋都缺血了。
我跟她从血脉传承上可是只差着一辈,你们若是真的有了结果,哎,张九江你这孙子,怎么不和我闹,反而脸红了…”
哥们俩又是一阵笑闹,突然张九江说了句,
“大贵,我想去元山。”
(本章完)